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唐代]:李白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凛冽的江风飘摇而起,吹得江边高树秋声萧瑟。

登上船头只觉清夜景色佳美,扬帆起航小舟前进。

舟上只见月儿随着碧山回转,水与青天相合而流。

晃晃悠悠仿佛行往遥远的星河,只觉得云压树林幽暗一片。

眺望归路水流浩荡,眺望前程逝水滔滔。

徒然悲伤蕙草衰歇,又听那采菱之歌满含哀怨。

曲折的江岸掩迷了后边的渡口,明亮的沙滩看见前边的小洲。

思念您啊又不可相见,眺望远方徒然增加离别的情怀。

注释

⑴崔宗之:杜甫所咏“饮中八仙”之一,是李白好友,开元二十七年(739)左右任礼部员外郎。

⑵飘飘:一作“飘摇”。

⑶萧飒:稀疏,凄凉。

⑷舻:船前头刺棹处。

⑸挂席:扬帆。

⑹碧山:青山。

⑺星河:银河。

⑻流水:流逝的江水,亦比喻流逝的岁月。

⑼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⑽菱歌:采菱之歌。

⑾瞰(kàn):俯视。

⑿离忧:即“罹忧”,遭忧之意。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04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97-598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创作背景

  崔宗之乃李白好友。崔宗之先李白而逝,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没。惟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极深厚。这首《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是诗人在江南时怀念崔宗之的作品。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97-598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旧吏杨时哲王宪相从久入京时复一至执轴乞诗书往事分题各四首予之 其三

庞嵩

木密林中出凤梧,相年腊味称提壶。寻幽更着东瓜步,羡尔能从亦壮夫。

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八

宋代吕本中

夷甫终隳晋,群胡迫帝居。王纲板荡后,国势土崩初。

戈戟连梁苑,头颅塞浚渠。天心应助顺,侧听十行书。

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

刘摰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新雷

明代何巩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处夜闻雷。十年旧恨都成梦,一夕新愁尽化灰。

灯影照来将老鬓,雨声吹入未残杯。东风莫遣林花落,记得樱桃昨夜开。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一

明代王立道

我本陆沈久,幽栖意自宜。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

种竹先留径,移花欲傍池。门前剡溪棹,来往更无期。

元夕灯词 其七

弘历

九华双炬照长楼,楼上仙人来往游。今岁看灯有新使,孜孜益凛固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