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交的成语故事


青黄不交

拼音qīng huáng bù jiāo

基本解释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

出处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来年青黄不交之际,常平有钱无米。”


暂未找到成语青黄不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青黄不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居功自满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石枯松老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节用裕民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力小任重《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取长补短《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如履薄冰《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鼠凭社贵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蠢蠢欲动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言而无信《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朝令夕改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