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的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基本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暂未找到成语鹬蚌相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鹬蚌相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痛痛快快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一本正经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老实巴交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火树银花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默不做声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将计就计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雪兆丰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材轻德薄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临危受命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