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长补短的成语故事


绝长补短

拼音jué cháng bǔ duǎn

基本解释绝:切断。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比喻事物长短相济。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暂未找到成语绝长补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绝长补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训练有素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泥牛入海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一夕一朝《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一视同仁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逢人只说三分话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如臂使指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打肿脸充胖子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栋梁之材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笃近举远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陈言务去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描写四季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