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zhīmáo,gōngzhīdùn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例子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鲁迅《华盖集续编 古书与白话》)


基础信息

拼音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注音一ˇ ㄗˇ ㄓ ㄇㄠˊ,ㄍㄨㄥ ㄗˇ ㄓ ㄉㄨㄣˋ

正音“矛”,不能读作“yù”。

感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矛”,不能写作“茅”。

近义词自相矛盾

英语refute somebody with his own way(turn somebody's battery against him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解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什么意思由语文词库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反哺之私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力所能及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外圆内方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掉以轻心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取而代之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敲诈勒索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昂藏七尺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互通有无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休戚是同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各行各业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贤母良妻见“贤妻良母”。
    共为唇齿比喻互相辅助。
    取之不尽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引领翘首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师不利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流风馀俗遗留的风气、习俗。
    他山之石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弥留之际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意惹情牵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母夜叉比喻凶悍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