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抹稀泥抹稀泥的意思

抹稀泥



抹稀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方〉也称和稀泥,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

出处老舍《我这一辈子》:“这在早年间叫做‘抹稀泥’,现在的新名词应叫着什么,我还没能打听出来。”

例子王朔《我是“狼”》:“我坚决不同意这种抹稀泥的作法。”


基础信息

拼音mǒ xī ní

注音ㄇㄛˇ ㄒ一 ㄋ一ˊ

感情抹稀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折中。

谜语泥瓦匠抹墙

近义词和稀泥

英语try to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sacrifice of princip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抹稀泥的意思解释、抹稀泥是什么意思由语文词库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以文乱法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回心转意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进本退末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主忧臣劳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口快心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百战百胜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擦肩而过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归十归一谓有条有理。
衣锦还乡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光前启后犹“光前裕后”。
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通今达古同“通今博古”。
恐后争先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度德量力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形影相随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断章截句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束身受命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举足轻重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河山之德《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辞喻横生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他山之石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横拖倒扯犹横拖倒拽。
经国之才指治理国家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