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矫国更俗矫国更俗的意思
jiǎoguógēng

矫国更俗



矫国更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出处《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基础信息

拼音jiǎo guó gēng sú

注音ㄐ一ㄠˇ ㄍㄨㄛˊ ㄍㄥ ㄙㄨˊ

繁体矯國更俗

感情矫国更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改变风俗。

近义词矫国革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矫国更俗的意思解释、矫国更俗是什么意思由语文词库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天王老子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超俗绝世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空口无凭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巧上加巧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大张旗鼓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发号施令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光前启后犹“光前裕后”。
漫不经心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作壁上观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倒裳索领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峨峨洋洋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举直错枉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贤母良妻见“贤妻良母”。
将功折罪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心上心下形容心神不安。
身败名裂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笑貌声音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了如指掌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心服口服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落落寡合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