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书识礼知书识礼的意思
zhīshūshí

知书识礼



知书识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有文化,懂礼貌。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例子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ū shí lǐ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

繁体知書識禮

感情知书识礼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近义词知书达礼、知书通礼、知书明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书识礼的意思解释、知书识礼是什么意思由语文词库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浑然一体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动天地,感鬼神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大名鼎鼎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梦幻泡影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乌合之众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德容言功见“德言容功”。
言而无信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龙腾虎跃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蝶粉蜂黄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百无一是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折臂三公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生死有命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光前裕后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一鼻子灰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欺善怕恶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孝子贤孙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量能授官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扭直作曲比喻是非颠倒。
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聪明才智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散带衡门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超然物外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身败名裂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安身立命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